“花开盛世”2022牡丹书法大赛作品欣赏

《牡丹诗词》

作者:杨刚亮,四川大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入展获奖国家级展览20余次。
取法多元,贵在融合;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平日在王铎、颜真卿、何绍基行书风格上着意用功,折中取法贵在意合。结字处理上又融入了一些宋人书法意趣,使作品在厚重、遒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摇曳多姿的情调。章法跌宕起伏,动静结合,寄豪放于留白之间,寓妙理于点画之内。为增强展厅视觉,在章法处理上加强了大小、粗细、虚实、斜正、渐变、节奏等对比元素,构思大章法和小章法,大章法中设计主角和留白,小章法中制造对比和呼应。
《洛阳牡丹记》

作者:王嘉巍
作者选取宋欧阳修传记之《洛阳牡丹记》为材。记凡三篇,一曰花品叙,所列凡二十四种,二曰花释名,述花名之所自来,三曰风俗记,首略叙游宴及贡花,馀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共2000余字,以八尺整纸书之,拼接处以手卷形式。作品以颜系一路行草为基调,小字题跋为衬,入笔坚实,行文刚劲,但也不缺雄浑与灵动,自然之气息贯通全篇。
《节选牡丹诗》

作者:韩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整幅作品用八尺仿古宣进行创作,以黄庭坚草书为主调,并杂糅明清书家的书风来调节作品气息,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书写,并强调对比元素。创作后用小字行书题签,与正文相互生发,力求内求变化,外求统一的创作理念。

《赏牡丹》

作者:方申奥,安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等。
该作为八尺大字魏碑作品,以手工半生熟宣纸书写,一气呵成。追求简约大气的章法效果和朴拙生辣的艺术风格。
《历代诗人咏牡丹二十首》

作者:张伟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作品主要取自金农行书,结体初看平淡,实则很奇崛,参和颜真卿篆籀用笔,以弥补气格弱的弊端。抄录数首历代诗人咏牡丹,通过多幅不同章法形式组合来表现历代诗人对牡丹多面的讴歌和喜爱,通篇取法多变,表现菏泽牡丹百花齐放、百株竞艳。

《牡丹赋选抄》

作者:何洁,作品入展第五届“牡丹奖”山东省书法作品双年展等。

作品参“二王”笔意,选历代古人《牡丹赋》数篇为创作内容,作品形式上力求彰显牡丹典雅之美。

《牡丹诗数首》

作者:郭保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学会会员,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获得者。
该作品以蜡染套色纸,横式手卷拼接的形式,一是有足够大的空间充分发挥书写的内容,二是解决小行草矛盾关系竖式不好处理的问题。三是解决掉拼接复杂繁琐的问题,书写以孙过庭书谱笔意拟之,为避小草零散稍加部分行书,增加作品的稳定和厚重。
《牡丹诗数首》

作者:刘鲁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协楷书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兰亭奖佳作奖。中国书协主办展览获最高奖六次,入展二十余次。
作品意在以魏碑之笔意,歌颂牡丹之高雅,意在以灵动飘逸之用笔,疏宕俊雅之结体,充盈气势之章法来表达对牡丹高贵品格崇尚的真挚情感。
《历代名人咏牡丹》

作者:高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等。
该作品追求人文情怀,以牡丹诗词作为书写内容,行草书手卷组合条幅形式展现,在取法上以宋人为宗,融合二王法度,求古朴,追飘逸。
《牡丹文选》

作者:孔令韵

作品以8个小横条拼接成尺寸为240✘118cm的中堂,以怀素笔法为作品的主要基调。

《牡丹赋联》

作者:赵华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以唐代舒元舆《牡丹赋》为书写内容。在书体上,以唐楷之欧褚为主格调,精神面貌上求其造型活泼灵动的一面,同时不失唐楷之法度。这样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灵动又不呆板,沉实而不漂浮。通篇静洁,精致,典雅,这与本次大赛牡丹主题相契合。章法上,采用整张六尺纸大块面儿书写,以增强整体气势。同时又兼以灵动小楷做衬托,以调整通篇气息构建。有主亦有次,且主次分明。故得耳目一新之感。
《咏牡丹古诗十五首》

作者:李客,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入展2021“中国书法·年展”全国篆书、隶书、篆刻作品展。
选用粉彩纸拼接成三条屏的形式表现牡丹的高洁、典雅,并把内容选定为咏牡丹古诗15首。创作以《礼器碑》为主基调,借鉴《张迁碑》的部分元素,在字形与墨色等方面加强了对比,一遍书就。挂墙观之,似有繁星闪烁之感,整体也算统一。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